纱门纱窗、厚实蚊帐,电蚊香,医护人员长衣长裤……今天,记者走访广州其中一家“两热”定点收治医院发现,蚊媒传染病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最大不同就是一系列严格的防蚊措施。专家表示,蚊子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因此要防控“两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齐齐动手,大力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蚊子滋生地,清除积水、灭成蚊。
同时,疾控专家和临床专家都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三大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不一定同时出现,出现的先后次序也不一,因此近期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其一,都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或被蚊虫叮咬后传染给身边亲友。
蚊媒传染病病房必备“三件套”
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市内13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记者在今天走访了其中一间的病区。和普通病房相比,蚊媒传染病病房有什么不一样?记者发现,每间病房里有必备防蚊“三件套”:安装纱窗纱门,病房门旁的提示语提醒“出入请关门”;每张病床上都挂着一床较为厚实的蚊帐;每间病房还配备电蚊香。同时,病区的医护人员都身着浅色长袖工作服。医院也在近期加强周边环境积水清理和防蚊灭蚊的措施。
“无论基孔肯雅热还是登革热,都不会人传人,而是通过人-蚊-人的传播途径,蚊子是中间的传播途径。只要不被蚊子叮,就不用担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周斌介绍,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感染,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要特别注意。
三种症状有其一 都应及时去就医
发热、皮疹、关节痛是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三种症状中,有的患者可能先出现发热,有的可能先出现皮疹,先出现关节痛的有可能,没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因此只要出现这种三类症状之一的话,建议都及时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张周斌说。
“青壮年患者的症状会相对较明显,发热时间相对较长,出现关节痛症状的也比较多;而7岁以下的孩子感染后,关节痛较为少见,反而皮疹会出得比较厉害。老人家如果平时关节不疼,最近突然出现关节痛了,不要认为是年纪大引起的就掉以轻心。”由于存在这些差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洪文昕也表示,如果近期突然出现了以上三种情况之一,尤其是在附近已经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或者到过有病例的区域的情况下,“看医生时要把最近去过的地方、附近有没有出现病例等情况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关检测。目前是通过抽血检测基孔肯雅热核酸来进行诊断。”
急性关节痛期间运动或致慢性关节炎
及时就医除了能防止身边亲友被传染,还能及时得到恰当的治疗。根据日前广东省疾控局通报,已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均为轻症,洪文昕表示,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低烧患者多喝点水、好好休息;如果是高烧,可以用点退烧药。关节痛,就要根据痛的程度给他选择不同的止痛药物,来减轻他的症状。皮疹多数可以自己好,如果少数出的比较厉害的,我们也可以用点抗过敏药物。”
但洪文昕强调,不建议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在家自行服药。“首先是要由医生来诊断清楚后,才制定相应的方案。”他举例,“比如关节痛,也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最好不要自己买止痛药吃,要由医生来评估你疼痛的原因和程度。”他特别提醒,轻度的疼痛不建议吃止痛药,因为痛感可以让人减少关节活动,反而对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要是(吃了止痛药 后)不疼了,以为自己好了就运动、到处跑,对关节滑膜其实是有伤害的,存在变成慢性关节炎的风险。”资料显示,感染基孔肯雅热后,有的患者的关节痛症状会持续数月甚至几年之久。
不起眼小水体 也能成蚊子孳生地
“很多市民喜欢在家养一些花花草草,底下托盘的小积水可能就会成为家庭里面蚊子的‘扩散器’。”他解释,传播“两热”的白纹伊蚊偏爱静止、干净的水体,比如下雨后树坑、洼地、废弃轮胎里的积水,“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积水,比如遮雨棚上面的褶皱、矿泉水瓶盖里的小小积水,过几天也会滋生出蚊子。”他建议,市民家中、天台或房前屋后长年都不去动的杂物、盆盆罐罐,建议能清理的就尽量清理掉,大家一起动手,是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实习生:唐凯琳 通讯员:穗卫健宣、穗疾控、刘琪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