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广州图书馆人流量大增,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增多。馆方回应表示,高度重视市民和媒体反映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为广大读者提供优雅的阅读环境。
馆内噪声太大
“热闹”如商场
市民投诉反映最多的是,广州图书馆内喧哗声太吵闹,“热闹”如商场。“每天都热闹哄哄的,坐在自习区内,都能听到馆内大厅和走廊的各种吵闹声。”市民反映,暑假期间,图书馆内人流猛增,各种噪声、吵闹声也比以前大幅增加。
记者走访看到,由于正值暑假,馆内人流量增长明显,特别是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前来图书馆,馆内的喧闹声随处可见。在一楼,有小朋友互相追逐打闹,有家长高声呼喊和惊叫,有成年人高声谈话嬉笑,有接打电话声、有推动行李或者货物的噪声……各种噪声交织。
在二楼亲子绘本阅读馆,更是恍如游乐园般热闹,吵闹声之高,更是传至外面三楼乃至四楼都可以听到。
在图书馆一楼,还有各种现场活动发出的声响,有研学队伍在馆内集合和参观,队伍里并不安静,孩子们互相嬉闹,老师大声指挥,整个队伍传出非常吵闹的声音。大厅里还有举办的活动,现场嘉宾发言要用喇叭扩音,传出较大声响。
自习区成“重灾区”
市民盼安静
其他各楼层,都有不同程度的吵闹和噪声。记者站在7楼的自习区,都能清晰听到外面的各种喧哗声。
记者看到,由于自习区都靠近大厅一侧,而且没有任何遮挡,所以馆内的所有声响,都可以传至自习区。“坐在自习区,感觉坐在露天空旷的广场,忍受着四面八方噪声的来袭。”读者罗先生说,有时候噪声实在太大,只好戴上耳机,降低噪声影响。
记者还看到,有读者在一楼大堂和阅读区高声谈话和聊电话,还有读者靠在椅子上呼呼大睡,呼噜声响彻阅读区。
另外,下午17时30分,馆内南楼闭馆时的广播声响也相当大,传至北楼也能听到,引起读者不满。
尽管馆内有工作人员拿着“安静”提示牌巡回提醒馆内人员要安静,不要发出喧闹和噪声,但收效甚微,许多人都熟视无睹。
许多市民都希望大家能提高文明素质,遵守图书馆规定,自觉安静,不喧闹、不发出声音。家长要以身作则,文明守礼,自觉做文明的读者,同时要教育孩子遵守规定,不追逐打闹,不喧哗不吵闹,要多替他人着想。市民也希望馆方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馆内不文明现象,杜绝馆内噪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维护图书馆安静、有序、守礼的文明阅读环境。
广州图书馆:
定期开展“降低噪声”专项行动
记者向广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咨询如何防范噪声和少儿读者产生的声响,工作人员表示,暑假期间,进馆人员确实数量增多,他们已经采取措施劝导读者,降低噪声影响。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南楼二至四层划为儿童与青少年读者服务区域,南楼二层低幼儿童服务区域安装有隔音装置,可以有效隔绝噪声传出。同时,目前未成年人读者与成人读者的阅读空间相对独立,未成年人的阅读区集中在南楼,以此减少对北楼阅读区的影响。“我们也通过增加标语提示及装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志愿者予以管理与引导,加强秩序维持。”工作人员说。
记者今日再次走访广州图书馆,发现现场工作人员明显增多,有工作人员手持“安静”提示牌,劝导在馆内追逐的小孩和发生噪声的读者。
广州图书馆方面对读者反映的噪声问题相当重视,其通过媒体回应表示,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雅的阅读环境,已定期开展“降低噪声”专项行动,具体措施如下:
1、节假日(含寒暑假)等服务高峰期,在西门入口处、北楼和南楼的电梯口处增派志愿者对携带婴幼儿的读者进行温馨提示。
2、增设大堂值班安保主管,加强大堂、楼层安保人员联动,及时提醒、制止奔跑或大声说话的读者。
3、楼层安保人员穿上配有“保持安静”等标语的反光马甲,增加巡查频次,提醒馆内读者保持安静。
4、定期更新、增加更加鲜明、醒目的“保持安静”等标识导牌。
5、在首层大堂增加噪声、温度检测设备,对读者投诉的重点区域开展噪声监测管控。
馆方表示,随着进馆读者不断增长,给图书馆的开放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对此,广州图书馆将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自2025年7月1日起,广州图书馆各服务区域,即北楼一至九层、南楼一至七层及负一层,对外开放时间统一调整为上午9点起。调整开放时间后,已减少儿童与青少年群体在大堂逗留的时间,减轻大堂的秩序管理压力。
2、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志愿者的使用与管理,在重点区域适当加派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
3、加强宣传教育,馆内电子屏增加文明公约等宣传海报,将文明公约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线上利用广图自媒体平台发布文明入馆、文明用馆等相关主题的宣传视频。
4、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温馨提示,倡导读者错峰进馆、文明入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