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道上,老者以沉稳的泳姿划开碧波,少年则在身旁激起欢快的浪花;涂鸦篮球场上,年轻人正为午间“运动搭子”赛挥汗如雨;湿地跑道上,晨练者的身影被初升的朝阳勾勒,与粼粼水色、摇曳芦苇共同构成一幅生态运动的画卷——金秋的广州海珠区,正以一场全方位的体育设施“上新”,迎接十五运盛会。随着海珠体育中心游泳馆等一批现代化场馆的启用,这个青春江岸悄然变身为十五运会的“潮流运动秀场”,让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街头巷尾涌动。

海珠体育中心游泳馆
体育设施“潮”前迈进
这个秋天,海珠区的体育版图再次刷新。9月17日,海珠体育中心游泳馆正式揭幕启用。这座以“立时代潮头,定鼎海珠体育新地标”为定位的现代化场馆,标志着又一项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设施落地海珠。
“这是我们持续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完善文体设施网络的重要成果。”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仪式结束后,游泳馆率先向市民免费开放体验,不少泳客迫不及待地进入场馆感受先进设施。“水质清澈,设施智能,为我们日常健身提供了优质选择。”一位前来体验的市民赞叹道。
这座综合性体育中心,集游泳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于一体。游泳馆位于建筑4-7层,其中七层为50米恒温标准泳池,五层为25米恒温训练池和儿童池。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和现代简约设计,配备国际标准的泳池系统、计时设备和观众看台,可同时容纳800人进场运动。
“十五运会是海珠体育事业发展的‘加速器’。”该负责人介绍,借赛事东风,全区以“补短板、增存量、强特色”为路径,推动体育设施全面升级。除了这座新地标,老场馆也焕发新活力——燕子岗体育场作为U16女子足球训练场地,完成内部改造与周边环境提升。
潮流运动场地建设更是亮点频出。在圣火体育运营的园区体育公园,网红涂装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吸引年轻人驻足。“我们新增了年轻人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降低门槛+强化激励’让运动变得更轻松。”圣火体育总经理刘泉说。公园推出“运动搭子”模式,运动爱好者只需支付低价即可组队参与,同时结合打卡送时长、折上折等福利,让午休和下班后的运动成为新时尚。

海珠区圣火足球公园(受访者供图)
青春动能“燃”动全运
如何为十五运注入青春活力?海珠的答案是:以潮流运动为媒介,打造“全运+”多元场景。
在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海珠区联合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广东赛区,吸引粤港澳19支队伍同台竞技。“霹雳舞入选全运会项目后,街舞从街头文化升级为竞技运动,成为年轻人连接全运会的桥梁。”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穗港澳青年足球友谊赛、海珠湿地徒步大会、第七届海珠湿地龙船景等活动,将体育与生态、文旅、商业深度融合。
“我们不仅要办赛,更要让全民参与。”该负责人举例,第七届海珠湿地龙船景活动中嵌入电商消费场景,线上话题播放量突破5亿次,商品成交额超600万元,实现“客流”向“商流”转化。连续四年举办的“活力海珠杯”体育系列公开赛,累计吸引超7000人参与,成为全区群众体育品牌标杆。

海珠同创汇圣火网羽体育俱乐部(受访者供图)

知行港湾足球公园(受访者供图)
赛后运营“惠”民长久
十五运会的赛事有结束之时,但这些新场馆和设施,将在赛后持续服务市民的日常生活。海珠区提前布局“后赛事时代”,推动设施利用与产业融合。
在新落成的海珠体育中心游泳馆,电解质水处理系统让泳池告别氯味,防溺水系统和AED设备提升安全保障。“我们的目标是将游泳从‘锻炼’变为青少年追求的潮流生活方式。”游泳馆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赛事IP、开展公益课堂、推出青少年会员计划,场馆正从单一的游泳地点升级为“水上乐园+社交平台”。
这座按照国家体育场馆标准建设的游泳馆,未来除承接专业赛事和训练任务外,还将常态化向公众开放,推出青少年游泳培训、公益惠民等多样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发展。
圣火体育运营的园区体育公园则致力于打造“年轻人爱来的健康社交空间”。刘泉坦言:“运动场不应只是运动场,而应成为激发创意、孕育潮牌的社交平台。”未来,园区体育公园将通过“运动搭子”社群运营、跨界合作,持续降低参与门槛,让运动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湿地生态跑到琶洲黄金水道,从街舞赛场到园区篮球场,海珠区正以十五运会为契机,重塑“体育性格”。这里不仅是赛事承办地,更是青年潮流文化的孵化器。海珠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十五运会举办的契机,海珠将构建“体育+”融合发展生态,推动“办赛”向“兴城”长效转化。
潮起珠江,青春正好。十五运会即将开幕,而海珠以体育焕新城市的故事,正翻开崭新的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